借代就是不把事物直接說出,而另外換個名稱,這另外的名稱是對該事物的稱代。
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:文言修辭
一. 借代
1.1. 借代的定義
借代就是不把事物直接說出,而另外換個名稱,這另外的名稱是對該事物的稱代。
1.2. 借代的類型
(一)、用事物的性狀、特征來指代事物。如:
1、肥甘不足于口與?(肥甘:美味食物)
2、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(錦鱗:鱗魚)
3、將軍身邊披堅執(zhí)銳,伐無道(堅:鎧甲;銳:兵器)
(二)、用事物的質料代稱該事物。如:
1、許子以鐵耕乎?(鐵:農(nóng)具)
2、五十年間萬事空,懶將白發(fā)對青銅。(青銅:鏡子)
(三)、用特稱代泛稱。如:
1、送君南浦,傷如之何!(南浦:分別之地)
譯:送君到了該分別的地方,是那么悲傷!
2、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誰陳?(大雅:古詩)
譯:很久沒有見到誰創(chuàng)作古詩了,我的精力已經(jīng)衰退,將來有誰能夠拿出這樣的詩歌來呢?
(四)、用泛稱代特稱。如:
1、晉國,天下莫強焉。
譯:晉國,天下沒有比它更為強大的國家了。
二. 互文
2.1. 互文的定義
前后詞語或上下句互相呼應,彼此滲透,形分義合,叫互文見義。也簡稱“互文”或“互體”。
2.2. 互文的類型
1、單句互現(xiàn):
(1)秦時明月漢時關?! ∽g:秦漢時的明月,秦漢時的關。
(2)主人下馬客在船?! ∽g:主人與客人一起下了馬并登上船。
(3)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 譯:霧氣與月光籠罩河也籠罩著沙地。
2、對句互現(xiàn):有時作者利用互文見義將意思比較復雜的話分開來說,即上句隱含著下
句的詞語,下句隱含著上句的詞語。它們在意義上實際上是一個整體。如:
(1)將軍角弓不得控,都護鐵衣冷難著。
譯:由于天冷,將軍和都護連角弓都拉不開,鎧鉀也難以披掛。
(2)大城鐵不如,小城萬丈余。
譯:潼關上不管大城小城,都既需堅固,又高峻,難以攻破。
3、文句互補。如:
花徑不曾緣客掃,篷門今始為君開。
客:泛指一般客人;君:特指來訪的客人。這兩句上句只說個開頭,沒結尾;下句只有結尾沒有開頭,上下句補足,則是:花徑不曾緣客掃,今始為君掃,篷門不曾為君開,今始為君開。
三. 并提
并提就是在一個句里同時表述兩件相關的事情,這種表達方式也叫“幾合敘”。并提與互文的區(qū)別:前者把應該分為兩句的話合成了一句,后者則是把應該合成一句的話分成了兩句。如:
1、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否焉。
譯時應按如下順序:句讀之不知,或師焉,惑之不解,或否焉。
2、春冬之時,則素湍綠潭,回清倒影。
譯時應按如下順序:春時則素湍回清,冬時則綠潭倒影。
四. 倒置
倒置也叫“顛倒”,與古漢語語法中講的“倒裝”或“后置”不同,它一般沒有附加條件,不符合語法規(guī)律,更多時是為了適應詩歌中平仄及押韻需要。如:“春與猿吟兮,秋鵑與飛”,譯時語序應是:春與猿吟兮,秋與鵑飛。
五. 夸飾
夸飾即一般所說的“夸張”,是古文中常見修辭方式。如:喑鳴則山丘崩顛,叱咤則風云變色。
六. 委婉
6.1. 委婉的定義
委婉也就是把說話、引文說的含蓄、婉轉一些。
6.2. 委婉的類型
1、精俗:如:上廁所為“更衣”。
2、避忌諱:由于諱言“死”,因此“死”有各種各樣委婉說法。如:
(1)一旦山陵崩,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。
(2)孝昭皇帝早棄天下。
3、避冒犯:對別人(尤其是對君主)應用敬詞;對自己用謙詞。
4、交際辭令:古人交往中的禮貌語言。
通過上面的信息,相信你對文章標題的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東莞中科教育優(yōu)秀的培訓機構,開設藝考培訓、中高考升學、藝考生文化課、高考復讀等課程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科教育的信息,我來幫您,您可以點擊“我要咨詢”或“撥打電話”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