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氏教育是什么? 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創(chuàng)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,于1909 年在其著作《運用于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》及1936的著作《童年的秘密》中開始推廣,是當代幼兒教育的里程碑。其教學法的精髓在于培養(yǎng)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。
蒙氏教育是什么? 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創(chuàng)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,于1909 年在其著作《運用于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》及1936的著作《童年的秘密》中開始推廣,是當代幼兒教育的里程碑。其教學法的精髓在于培養(yǎng)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。
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則:
1、 以兒童為中心。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,視兒童為有別于成人的獨立個體。
2、 不教的教育。反對填鴨教學,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,配合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、豐富的教具,讓兒童自發(fā)性地主動學習,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。
3、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。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征,得到較大的學習效果。
4、 教師扮演協(xié)助者的角色。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,對孩子發(fā)展的狀況了如指掌,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、適時的協(xié)助與指導。
5、 完全人格的培養(yǎng)。幼教的較大目的是協(xié)助孩子正?;?br />
6、 尊重孩子成長步調。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,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(fā)展內在的需要。
7、 混齡教學。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、學習,養(yǎng)成兒童樂于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。
8、 豐富的教材與教具。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,孩子通過“工作”,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,建構完善的人格。
9、 摒除獎懲制度。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,培養(yǎng)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。
10、爆發(fā)的教學成果。采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,讓孩子適時、適性地成長,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,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(fā)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。